強化系統思維 破解居家養老難題
黨俊武
【專家學思】
當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97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達21.1%。從國情出發,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不僅是廣大老年人的意愿,也是讓廣大老年人能夠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舉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促進醫養結合。如何提高居家養老的服務水平,確保老年人能夠在家安度晚年,這是一項關系長遠和千家萬戶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規劃,科學設計,各方聯動,持續推進。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都在不斷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供給的規模和質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已經取得許多新進展:在服務項目上,一些地方開發餐飲遞送、緊急救援、入戶洗澡、短期托養、日間照料、健康管理、文娛活動、智慧產品應用和心理支持等服務,努力對接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在服務費用上,一些地方探索兜底對象政府負責以及“高齡老人政府補貼一點、有條件的集體出一點、老年人個人出一點和社會力量捐助一點”的多來源籌資渠道;在服務半徑上,一些地方構建“一刻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圈,努力讓養老服務聚集在老年人身邊、家邊、周邊,居家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得到較大提升……
但當前推進居家養老仍面臨諸多難題,社會力量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依然舉步維艱。比如,土地場所緊張而且租金壓力較大,管理涉及多部門難以協調,用水、用電、稅收、管理等政策難以落實,服務標準、服務流程管理特別是居家養老服務糾紛處理辦法缺位,服務費用制度性來源問題尚未解決,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也十分滯后等。為此,亟須不斷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從而有效整合各類養老服務資源,為居家老人提供豐富的養老服務。
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關系千家萬戶。要緊緊抓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這個“牛鼻子”,加強系統思維,統籌行動,整合社區資源,建設高質量的社區服務體系,確保億萬老年人居家養老。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建議抓住以下方面:
一是加強系統思維。廣大老年人生活在社區,居住在家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心在基層、在社區、在家里。同時,未來銀發經濟的主戰場也在社區。因此,抓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這個關鍵,就不能就居家養老而談居家養老,必須拓寬視野,運用系統思維,統籌社區各方面資源,打破多部門條塊分割和九龍治水的局面,由民政部門作為牽頭協調部門,在老齡工作委員的框架下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統一行動,共同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并以此為契機,推動整個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
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做好居家養老服務必須升維作戰,要抓緊研究出臺新時代城鄉社區服務建設的指導意見,要以“一老一小”為重心,以居家養老服務為核心抓手,重點解決相關制度銜接、部門職能銜接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服務在土地、稅收等方面的重點政策問題,明確涵蓋老年人居家養老相關綜合性服務場景建設的標準規范等。著眼長遠,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的精神,把推進長期護理服務制度建設作為解決居家養老服務費用制度性來源的重中之重,確保養老事業涵養養老產業,養老產業將來反哺養老事業。
三是打造社區服務綜合體。重點圍繞老年人群體的多元化服務需求,結合嬰幼兒照護以及其他年輕人群的生活需求,打造完善的社區綜合性服務場景,提供以“一老一小”為重點、覆蓋其他社區居民需求的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服務項目,從根本上做大服務流量,降低居家養老服務成本,讓老年人在擁有更加便捷服務的同時,也能給其他人群帶來福利,促進代際和順與社會和諧。
四是發揮社會力量作用。研究出臺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服務的細分產業政策,建立獎勵基金,對從事居家養老的機構與人員采取以獎代撥的方式,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鼓勵年輕人入局居家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提升居家養老服務牽動的銀發經濟吸納就業的能力和潛力。
五是加強戰略合作。重點引導國有企業、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在社區建設連鎖化、品牌化、規;⻊站C合體,在重點解決居家養老服務難題的同時,探索居家養老服務牽動銀發經濟,開拓文化、健康、制造、金融等細分銀發產業的新路徑。同時,要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混合開發的新思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六是加強統籌協調,把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做實做細。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僅僅是要解決老年人的居家養老等問題,更是要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人口、健康、經濟、社會、文化等結構性問題,其中,重中之重是解決基層和社區不同人群邁入長壽時代和老齡社會之后的問題。老齡工作部門要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方針,加大協調力度,明確工作計劃,重點解決事業產業不分、條塊分割以及長期制約社區服務發展的諸多問題。
(作者:黨俊武,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